源于美国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 Madison
SCI论文英语润色专家,SCI润色,论文润色
周一至周五
inquiry@aimieditor.com 9:00-18:00

学术资源

埃米主编
这些学术不端问题容易被忽略
学术不端,学术伦理,论文润色,英语润色,埃米编辑

近几年论文撤稿事件屡屡占据新闻媒体报道头条。前有《肿瘤生理学》撤稿107篇论文,后有日本学者藤井善隆(Yoshitaka Fujii)发表212篇论文,撤稿183篇,以及2020年我国第一篇被撤稿的Nature Science

最近,又有一起学者论文被撤稿的事件。20201126日,广州市刑事科学研究所团队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gal Medicine发表的《Genetic analysis and forensic evaluation of 47 autosomal InDel markers in four different Chinese populations》论文被撤稿。撤稿的主要原因不是数据造假或伪造同行评审等常见的学术不端行为,而是伦理道德审批不足。撤稿的主要原因不是数据造假或伪造同行评审等常见的学术不端行为,而是伦理道德审批不足。

编辑部具体解释了撤稿原因:

这篇文章是应总编辑的要求撤回的。报道的研究包括从四个民族(中国汉族人口、藏族、维吾尔人、回族)收集的数据,但在审查伦理认可后发现,伦理认可只涵盖中国汉族个体的参与。因此,这项研究是在伦理委员会批准的方案范围之外进行的。

目前存在的说明:人们开始广泛关注学术不端行为并进行严查,期刊以后对于提交的论文要求只会越来越严格。中国近几年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展现出国家对于遏制学术不端的决心。但我们都知道,事后惩罚不如提前预防,惩罚最终是为了警示、制止其他人采取类似行为。对于作者自身而言,一定要知道哪些行为属于学术不端,是不可触碰的科研底线。

1 哪些学术不端行为容易被忽略?

捏造数据、虚假审稿人、买卖论文等行为广为人知,但实际上学术不端包含的范围要比想象中的广,有很多问题容易被忽略(例如,开头提到的伦理审查不过关被撤稿)。

2019年中国新闻出版署就正式出台期刊学术不端的文件——《学术出版规范——期刊学术不端行为界定(CY/T 1742019)》,定义了学术期刊论文作者、审稿专家、编辑者三方可能涉及的学术不端行为(获取全文可在微信后台回复“学术不端”)。

论文作者学术不端行为包括8种类型:剽窃(观点剽窃、数据剽窃、图片和音视频剽窃、研究(实验)方法剽窃文字表述剽窃、整体剽窃、他人未发表成果剽窃等7种)、伪造(6种具体表现形式)、篡改(5种)、不当署名(5种)、一稿多投(6种)、重复发表(6种)、违背研究伦理(5种)、及12种其他学术不端行为。

其中有一些学术不端行为可能容易被作者忽视,我们摘录如下:

1) 剽窃

研究(实验)方法剽窃:

a) 不加引注或说明地直接使用他人已发表文献中具有独创性的研究(实验)方法。(即使有些实验技术已经被广大研究者使用,也要引用)

b) 修改他人已发表文献中具有独创性的研究(实验)方法的一些非核心元素后不加引注或说明地使用。(修改他人实验方法不代表成为原创)

文字表述剽窃:

e) 不加引注、不改变其本意地转述他人已发表文献中的文字表述,包括概括、删减他人已发表文献中的文字,或者改变他人已发表文献中的文字表述的句式,或者用类似词语对他人已发表文献中的文字表述进行同义替换(注意前提,“不加引注、不改变本意”)。

他人未发表成果剽窃:

a) 未经许可使用他人已经公开但未正式发表的观点,具有独创性的研究(实验)方法,数据、图片等。

b) 获得许可使用他人已经公开但未正式发表的观点,具有独创性的研究(实验)方法,数据、图片等,却不加引注,或者不以致谢等方式说明。

2) 不当署名

b) 未对论文所涉及的研究有实质性贡献的人在论文中署名。

c) 未经他人同意擅自将其列入作者名单。

d) 作者排序与其对论文的实际贡献不符。

3) 重复发表

a) 不加引注或说明,在论文中使用自己(或自己作为作者之一)已发表文献中的内容(即使是自己的研究成果也不能随便使用)。

c) 被允许的二次发表不说明首次发表出处(例如,文章是预印本,提交给期刊必须要提前说明论文已发布在预印本平台)。

e) 将实质上基于同一实验或研究的论文,每次补充少量数据或资料后,多次发表方法、结论等相似或雷同的论文。

4) 一稿多投

b) 在首次投稿的约定回复期内,将论文再次投给其他期刊。

c) 在未接到期刊确认撤稿的正式通知前,将稿件投给其他期刊(不要同时投两个期刊来“二选一”)。

e) 在收到首次投稿期刊回复之前或在约定期内,对论文进行稍微修改后,投给其他期刊。

5) 违背研究伦理

a) 论文所涉及的研究未按规定获得相应的伦理审批,或不能提供相应的审批证明。

b) 论文所涉及的研究超出伦理审批许可的范围(前文案例违反此条)。

e) 论文未按规定对所涉及研究中的利益冲突予以说明。

6) 其他学术不端行为

a) 在参考文献中加入实际未参考过的文献。

b) 将转引自其他文献的引文标注为直引,包括将引自译著的引文标注为引自原著(不要引二手文献!)。

c) 未以恰当的方式,对他人提供的研究经费、实验设备、材料、数据、思路、未公开的资料等,给予说明和承认(有特殊要求的除外)。

g) 经许可使用他人版权文献,却不加引注,或引用文献信息不完整。

h) 经许可使用他人版权文献,却超过了允许使用的范围或目的。

j) 向编辑推荐与自己有利益关系的审稿专家。

作为一个科技大国,中国学者的知识产出及行为方式对全球科学界都会产生影响。因此,希望每位学者都能坚守心中科研底线,踏踏实实做研究,让科学研究者成为太阳下最值得尊敬的职业。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埃米编辑】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SCI论文写作资料。

 

编译/婷婷

参考资料:

[1]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00414-019-02059-4

[2]Tang, L.(2019) .Five ways China must cultivate research integrity. Nature 575 , 589-591.

[3]《学术出版规范——期刊学术不端行为界定(CY/T 1742019)》



阅读(2326) 2021年03月09日
© 2018 — 2024 武汉埃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