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埃米编辑SCI论文润色】。关注微信公众号,写作投稿更容易~如有论文润色需求,可以联系我们哦~
大家好!继前面的Abstract和Introduction,今天我们聚焦Discussion和Conclusion,搞清楚他们的区别,再学习具体写法。
这两部分是论文中最容易被混淆、也最影响文章深度和说服力的部分!
今天我们就专门学习如何区分二者,让你的论文逻辑更加自洽,离Accept更近一步!
模仿顶刊,不是照搬,而是学习他们怎么讲逻辑、怎么布局信息、怎么点明价值。
1 Discussion和 Conclusion的区别
1) Discussion(讨论)和Conclusion(结论)在内容方面的区别
讨论主要是分析和解释研究结果;结论是总结研究结果并为读者提供了一种结束感。
讨论允许作者批判性地分析实验数据,解释结果出现的可能原因,并将研究结果与现有文献和研究假设进行比较,从而强调其学术意义与创新点。
结论部分相对精简,通常只有一二段,目的在于概括研究的核心发现,强调研究价值,并强调可能的研究前景或存在的局限。
简单来说,Discussion推荐的写作逻辑:数据解释→与现有文献的比较→研究意义;Conclusion推荐的写作逻辑:总结关键点→强调研究意义→提出未来研究方向或局限性。
两者在写作中既要衔接紧密,又要功能清晰、避免重复。
2) 表格对比二者差异
3) 举个“栗子”🌰:
若研究发现“药物 A 比药物 B 降压效果好”:
讨论部分要详细分析“为什么A更好?是剂量还是作用靶点差异?和以往文献中的研究结论相冲突,原因可能是什么?”
结论部分则总结“药物A在XX人群中降压效果更优,建议临床优先考虑,后续需研究长期副作用”。
4) 看清目标期刊对正文结构的要求
不同期刊对Discussion和Conclusion的要求可能略有不同,投稿时要严格遵照期刊说明。
比如:
Science上要求有Discussion,但没有要求Conclusion.
CNS Neuroscience & Therapeutics 期刊要求Results之后就是Conclusion,没有要求Discussion.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期刊提到可以将Conclusion单独作为一部分内容,也可以作为Discussion的一个章节。
接下来请看顶刊论文中,Discussion和Conclusion的案例拆解,通过案例一次性搞清两者区别。
本次拆解的是一篇发表在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上的研究论文,主题是:PrAl晶界扩散处理对Nd-La-Ce-Fe-B磁体矫顽力增强的限制。期刊 IF 14.3,材料科学领域,中科院1区Top期刊。
2 Discussion逐句拆解+句式摘抄
1) Discussion(讨论部分)拆解
★第一段:聚焦研究+引出下文
作为讨论部分的开端,开篇直接说明研究内容——核心问题——关联现有研究——引出后续研究内容。
原文:
结构解析:
第1句 回顾研究内容:PrAl GBDP–6h和–10h磁体在距表面约100μm和500μm的扩散深度处,基体壳层和晶界相周围的元素分布情况,为后续讨论奠定基础;
第2句 明确研究问题:为何晶界处Pr浓度增加无法使矫顽力 Hcj 超过限值;
第3句 关联现有研究:更长时间的GBD处理会使晶界处Pr浓度单调增加,且这一结果与表达式相符;
第4句 明确研究的核心:问题的根源在于长时间 GBD 过程中基体壳层和晶界相的演化规律;
第5句 连接下文作用:说明下文将依次分析基体壳层和晶界相的演化,引导读者理解后续内容。
✅这一段非常典型,开篇就直接点明研究内容,提出研究问题,将实验现象与理论进行关联,最后说明后续讨论逻辑。
★ 第二段:实验结果分析+相反结果讨论+总结实验结果
限于篇幅,其余段落截图省略,文末有原文链接可下载查看…
原文摘录:
4.1.1. Matrix shell evolution during an extended diffusion duration (t)“Fig. 9 compares the Pr distribution near either the RE-rich GB or the GB phases at…”
结构解析:
第1句:引出图9,明确图的核心内容,为后续分析提供实验数据载体;
第2句:直接证明Pr-Al-rich壳层的存在,是对壳层存在性的实验验证;
第3句:通过一维浓度剖面,详细描述了晶界或晶界相附近的微观结构组成,揭示结构的复杂性;
第4句:提供定量数据,对比两种磁体在Pr-Al-rich壳层中的Pr浓度,体现扩散时间对该壳层Pr含量的影响;
第5句:从相反角度补充数据,对比两种磁体在富Al壳层中的Pr浓度,结果与Pr-Al-rich壳层的趋势形成反差;
第6句:指出两种磁体中均存在过渡区,并对比过渡区的Pr浓度梯度,进一步描述结构细节的差异;
第7句:基于前文数据得出结论,说明延长扩散时间的影响,是对该部分实验现象的总结。
★ 第三段:研究结果说明+关联其他研究+得出研究结论
原文摘录:
“The Pr-Al-rich shells (magnetically hardening shells) exhibit a thicknes…”
结构解析:
第1句:说明两种磁体相同的共性。
第2句:引用前人研究,为后续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第3句:结合前文数据和前人研究得出结论,解释了两种磁体的性能差异。
2) Discussion 句式摘抄
◆ 开头回顾研究内容
原句:We have presented the elemental distributions around the...
模版:We have presented [研究对象的分布/特征], at [特定条件].
◆ 点明核心问题
原:Let us revisit... enhance beyond...
模:Let us revisit the fundamental question addressed in this research: [具体研究问题].
◆ 关联核心内容
原:We derived Centaur by fine-tuning... on Psych-101.
模:We derived [成果/模型名称] by [具体的研究方法/手段] on [所使用的数据集/工具等].
◆ 引出下文内容顺序
原:Below, we take each of these in sequence...
模:Below, we discuss these [对象] in sequence..
◆ 数据引入
原:Fig. 9 compares the Pr distribution near...
模:[方法] demonstrates [结构特征] at [位置] in [材料A] vs [材料B].
◆ 结果现象描述
原:The 7.5 at concentration surfaces…
模:[实验特征] demonstrate [某结构/现象的存在性].
◆ 机制推论
原:This suggests that extending the diffusion durations does not…
模:This suggests that [操作/变量] does not [效果A] but does [效果B].
◆ 关联其他研究
原:Previ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when the thickness of...
模:Previ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when [结构属性] [条件], [性能/现象] is predominantly due to [原因A] rather than [原因B].
3 Conclusion逐句拆解+句式摘抄
1) Conclusion(结论部分)拆解
★本段:提炼研究精华+研究价值与延伸
原文:
结构解析:
第1句 强调核心发现:总结了两种微观结构现象,起到概括性引入的作用;
第2句 现象1的微观机制:指出第一种现象(Pr/TRE比例均匀),阐释其物理意义,反磁化核形成场稳定→无法提升矫顽力;
第3句 现象2的临界效应:指出第二种现象(临界深度外出现软磁相),揭示其负面后果,磁隔离失效→晶粒间磁耦合;
第4句 总结共同影响:总结上述两种微观结构特征的共同影响,明确失效环节,反磁化核场提升+磁隔离双重失败;
第5句 升华研究价值:提出研究新见解,为未来优化磁体微观结构提供了思路,体现了研究对后续工作的指导意义。
2) Conclusion 句式摘抄
◆ 研究结论总起
原句:In summary, we report two microstructural phenomena that...
模板:In summary, we report [数量] [现象类型] phenomena that [作用] in [材料体系/工艺].
◆ 具体研究结论
原:Firstly, the uniform Pr/TRE ratio observed throughout...
模:Firstly, [现象描述] indicates that [关键量] remains [状态].
◆ 描述第二个结论
原:Secondly, the predominance of the ferromagnetic low-Al…
模:Secondly, the predominance of [材料] beyond [临界参数] implies insufficient [功能] between [结构单元]
◆ 对结论进行归因
原:These joint microstructural features are...
模:These joint [结构特征] are non-effective in [功能1] and [功能2], thus failing to [目标性能].
◆ 研究价值及延伸
原:New insights into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模:New insights into [机制1] and [机制2] shed light on future work towards optimising [结构1] and [结构2].
4 常见误区
★ Discussion写成Results的“扩写版”或Conclusion的“预告片”
具体表现:Discussion写的缺乏分析、解释和文献关联,只是把结果换句话又重复了一遍。这也是Discussion最常见写作问题。
★ Conclusion写成Discussion的“缩减版”
具体表现:Conclusion包含了对文献的讨论、对局限性的详细分析,但缺少该有的突出核心结论和贡献。
★ Conclusion引入新观点或数据
这是大忌!所有论点都应在Discussion或更前部分提出并论证。
★ Discussion避谈局限性或过于轻描淡写
显得不够严谨,审稿人反而会质疑你是否刻意回避。
★ Conclusion过于冗长或含糊不清
结论部分未能一针见血地点出研究的核心价值,却含糊啰嗦一堆,就会特别拉低整体印象。记住,这是读者最后看的部分,必须有力的收尾哦!
例如,我们在润色服务中,编辑提到的:
这段文字问题在于只是在概括复述现有文献中已有内容,没得出新的、有结论性质的判定或观点,那当然不是Conclusion啦!
原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005030225006589#sec0013,OA文章,可免费下载查看。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埃米编辑SCI论文润色】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SCI论文写作资料,回复“礼包”,免费领取100+写作投稿资料包和投稿问题30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