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前的格式问题,总让科研人纠结。
有人认为格式随便弄弄就行,反正期刊接受文章后也要重新排版;也有人死磕期刊的作者指南,花大量时间修改文章的格式,生怕哪里不合规范。
其实这两种做法都走了极端:完全不管格式,可能让编辑觉得你不够严谨,甚至直接秒拒;过度纠结排版细节,又会大量占用科研时间,性价比实在是不太高。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呢?
1 看清期刊的要求
投稿前要怎样调格式,首先要看期刊的具体要求,判断一下它是哪类期刊:
第一类 要求严格的期刊:对投稿论文有明确的格式要求,要求文章必须按照期刊的排版与格式进行处理后才能投稿,不然文章可能直接被秒拒;像Science期刊不仅提供了示例模板,还在后续详细说明了具体的格式要求。
Science期刊要求
第二类 初稿格式灵活的期刊:对投稿论文没有明确要求,或者默认要求按照出版社的通用格式排版,没有具体明确的说明要怎么排版,比如Cell期刊就明确说明初始稿件的提交不需要遵循特定格式,只需要内容完整。
Cell期刊要求
所以,一定要仔细阅读作者指南,区分哪些是必须遵守的硬性规定,哪些可以适当灵活处理。
大部分期刊都会在作者指南里提出硬性要求,比如:
●稿件中能不能出现作者信息(单盲还是双盲);
●正文结构和全文字数要求;
●限制摘要字数和格式、关键词数量;
●图表分辨率及上传格式……
这些都是硬性要求,一旦出错,文章可能直接被拒。
而具体每段字数、各级标题格式的细微差别,不少期刊其实并没有硬性规定。尤其是注明“初稿格式灵活”的期刊,只要你的文章结构完整、内容扎实、逻辑清晰,即使排版稍显粗糙也没啥大问题。这样一来,投稿准备的压力就小多了,你可以更专注于打磨论文内容,当然,最基本的规范排版还是要有滴!
2 投稿排版四要点
想在效率和规范间找到平衡,投稿前做好这四点:
1) 核对核心结构
检查标题、摘要、引言、方法、结果、讨论、参考文献等部分是否齐全,顺序是否符合期刊要求,并注意各部分的字数限制。
2) 检查图表信息
确认每张图表都有清晰的标题和注释,数据准确无误,格式(如分辨率、文件类型)符合期刊规定。
3) 统一基础格式
全文使用一致的字体和段落间距,避免频繁切换样式,影响阅读流畅性。
4) 准确撰写声明
注意各种声明格式和内容,包括利益冲突声明、资金来源声明、作者贡献声明……是否都按照期刊要求在文档中写清楚了,可别遗漏啦。
不过,我们还是建议作者在撰写论文时,最好就按照通用的格式来撰写论文,后续投稿前根据期刊的要求再来统一修改,比如:
纸张大小:标准A4(210mm×297mm)或美式8.5×11英寸大小;
标题:居中对齐,首字母大写;
作者/机构:居中对齐,首字母大写;
正文:12号Times New Roman,双倍行距;
摘要:200词左右,按照背景、目的、方法、主要发现和结论的结构来写;
图表:可以先统一放在正文末尾,按照其在正文中的引用顺序进行编号,一表/一图占一页,标题左对齐,首字母大写;
参考文献:可以用Endnote、Zotero等文献管理软件平台插入参考文献……
3 专业的事找专业的人
如果你没时间研究期刊格式,或者担心自己漏看细节,不妨将论文交给埃米编辑。
埃米编辑的润色服务,不仅能提高你的论文质量,还可以根据目标期刊作者指南的要求,对稿件的格式进行调整,从标题、段落,到图表、参考文献,每一处都符合期刊要求,让你省心省力,能更专注于科学研究。
投稿前的格式处理,不求完美,但也要认真对待、让文章易于阅读,给审稿人和编辑留下一个好印象,才能让论文成功进入下一环节。也能避免因格式问题被退稿,来回修改,反而耽误了时间。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埃米编辑SCI论文润色】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SCI论文写作资料,回复“礼包”,免费领取100+写作投稿资料包和投稿问题30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