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拒稿是学术发表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即使是某领域的顶级研究者也会有过被拒稿的经历。期刊拒稿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主要的拒稿原因有:
1. 研究缺乏创新性
新颖性和进步性是期刊和期刊编辑所看重的主要标准。例如,使用传统方法、技术所制备出的药物,除非研究人员在现有知识基础上展示了新内容,否则该研究就是没有任何新意的。此外,当新方法已经开始使用时,提出一项过时的研究几乎没有任何的科学价值。
2. 不恰当的原理
做研究的目标是在有充分数据支撑情况下,再以适当的理由加以强调。一种实际上不溶于水的药物的控释剂可能会因为原理不恰当而被否决。整篇论文应该围绕着这个基本原理,并且这个原理也应该是文章的中心主题。缺乏重点和未能坚持自己的主题也会成为拒稿的原因。
3. 无关紧要的主题
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是为了传播知识。因此一份手稿要在权威国际期刊上发表,就必须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因此期刊编辑会着重寻找一些新颖的内容以满足期刊的要求。
4. 方法存在缺陷
一些手稿的实验中会使用一些不恰当的方法。这说明,在开始研究之前作者文献调查的质量比较差或者研究人员的知识水平比较低。如使用8 mm的模具去制备300 mg的片剂是不恰当的,这将导致片剂的厚度增加。如果上述内容出现在手稿中,会给审稿人留下缺乏科学性的印象。并且,如果研究方法有缺陷,那么实验结论也必然有问题,许多具有同行评审的期刊是不会接受这样的研究的。
5. 缺乏解释
研究人员们应该有足够的专业知识来解释出现这些研究结果的原因。即使结果不符合规范,作者也应该在讨论部分批判性地解释其原因。杂志并没有强制性的要求研究结果中只出现积极的结果。如果作者可以准确的解释产生负面结果的根本原因,那么这个研究也可以很好的支持未来的研究。
6. 不恰当或不完整的数据
运用统计学原理,准确地展示结果,将增加稿件被接收的概率。但如果数据分析方法在统计学上无效或不符合该领域的规范,那么期刊很有可能不会接受该稿件。
7. 审稿人的研究领域和判断力
有的时候,手稿可能被送到研究领域不相同的审稿人手中,而该审稿人很可能瞥一眼就决定了手稿的最终命运。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一般会认为该手稿被接受的概率更大,但同样的也可能因为这个原因被拒稿。
8. 与期刊主题不符
主编决定是否将稿件送审的一个重要标准,是确定稿件内容是否在期刊的研究范围内。例如一些期刊会寻找与领导分子相关的内容而不是药物分子相关的内容。因此,期刊发表时的时间和主题也是至关重要的。
9. 缺乏活体实验
在目前的科研环境下,如果论文中仅有完全依靠体外评估所产生的数据,是很难实现文章的接收的。
10. 稿件格式不正确
在某些情况下,审稿人很难区分文章中的“引言”和“讨论”部分。引言是对研究课题的简要介绍,并会给出文章的主要研究目的。而讨论部分则是参考之前的研究,对所得出的结果进行解释。材料与方法部分的内容应足够详细,以便读者可以重复试验。
11. 期刊的受欢迎程度和编辑对稿件的重视程度
有些论文是非常具有潜力的,但可能由于期刊受欢迎程度和较高的点击量使得编辑选择了其他更优秀的稿件。而如果你的研究是因为这样的理由被否定,那么不要气馁,你的研究迟早会发表在其他同等级的期刊。
以上就是期刊拒稿的一些常见原因,避免此类问题将有效提高你文章的接收概率。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埃米编辑】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SCI论文写作资料。
编译/冯瑶
校对/石珺怡
参考资料:
[1]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035881/
[2] https://www.elsevier.com/connect/8-reasons-i-rejected-your-article
[3] https://www.springer.com/gp/authors-editors/authorandreviewertutorials/submitting-to-a-journal-and-peer-review/what-is-open-access/10285582
图片来源:
[1] https://stockphoto.com/